花東縱谷的歷史瑰寶:林田山林場的轉型之旅
位於風景秀麗的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內,林田山林場,昔日被譽為「小上海」,如今則以其獨特的稱號「森坂」(日語發音:摩里薩卡)為人所知。這片地區以保存最完整的伐木基地而聞名於世,成為了一個充滿歷史故事的珍貴之地。雖然林田山曾經的繁華已經不復存在,但園區內還存留著各式各樣的伐木器具和傳統消防物品,以及規模宏大的中山堂和日式檜木建築群。這些豐富的文物和深厚的林業歷史使得林田山成為了遊客在遊覽花東縱谷時不可錯過的人文景點。林田山的昔日風華:台灣林業的黃金時代
回溯林田山的輝煌歲月,這裡曾是台灣第四大的林場,僅次於八仙山、阿里山及太平山等三大著名林場。早在1918年,日本人在花蓮成立「東臺灣木材合資會社」,隨後於隔年改組為「花蓮港木材株式會社」,並開始在林田山進行大規模的伐木作業。到了1938年後,林田山開始興建起運材鐵道、中山堂、員工宿舍、醫務室等重要設施,逐步發展成一個功能完善的伐木社區。在其全盛時期,林田山聚集了高達四、五百戶的住家,成為當時的繁榮象徵。林田山的新生:林業文化園區的重生
林田山,這個擁有超過百年歷史的林業聚落,從1918年開始,便在這片肥沃土地上綻放其生命之光。這裡曾是一個繁榮的社區,居民達五百餘人,形成了一個自給自足的生活圈。這裡有冰店、食堂、醫療設施,以及教育機構等生活必需設施。然而,隨著1970年代伐木業的衰退,這個曾經繁華的村落開始逐漸走向沒落,居民紛紛外遷,只剩下寥寥數戶。然而,這些居民的堅韌精神和曾經的歷史建築依然在林田山這片土地上靜靜地存留。「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房舍修復再利用」正是為了保護和弘揚林田山深厚的林業歷史和文化,通過精心的設計,利用原有的建築元素和回收材料,重新演繹這片土地上的林業文化之美。林田山文化再生計畫:從過去到未來的連結
「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房舍修復再利用」計畫,由行政院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主導,將林田山轉型為一個多功能的文化園區。園區位於花蓮縣鳳林鎮,主要用途包括遊客服務中心、展示空間、食堂、咖啡廳、販賣部、以及旅宿空間。設計規劃由十彥建築師事務所負責,主持人為林彥穎和陳彥伶,參與者包括黃麗蓉、鍾元晟、詹惠伃等人。此外,施忠賢結構技師事務所也參與了這一項公共工程,共同為林田山的文化再生貢獻力量。十彥建築師事務所:重現林田山的文化園區
十彥建築師事務所著手進行「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內核心建築的修復工作,涵蓋了原子炭工廠、冰店、食堂以及宿舍等四大建築。舊建築再利用的目標是在保留舊貌的同時,挖掘出這些建築原有的功能,進而形成一個讓人們易於理解且能感受林業文化的園區。這不僅是對林業文化的一種致敬,也是將過去與現代生活方式相結合的一種創新。殖民時期建築與花東縱谷的生活風貌
林田山的居民生活在殖民時期留下了深刻的印記,其中建築特色和地域性的生活方式尤為顯著。花東縱谷的氣候特點使得通風成為建築設計的重要考量。在這種背景下,設計團隊的室內設計規劃特別強調空間的透明度和通風性,利用風扇來保持半戶外空間的特色及舒適度。設計團隊努力將空調使用區域最小化,不僅保留了過去的生活軌跡,同時也實踐了對永續節能的承諾。林田山冰店的文化再現與傳承
從對當地居民的訪談中得知,冰店不僅是他們兒時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時社區文化的核心。一些居民不僅從事伐木,還精通木匠工藝。設計團隊希望在重現冰店的原貌的同時,也能讓這些木匠的故事得以流傳。因此在冰店的桌椅設計上故意避免使用細膩的木工技藝,而是選擇突出大木作工法,將腐朽的梁柱回收再利用,讓榫接頭成為視覺焦點。還與在林田山土生土長的藝術家合作,結合花蓮原住民的火燒木料工藝,打造出獨特的冰店家具,這些家具不僅美觀,還承載著故事和文化。林田山林業文化園區的文化認同與台灣地域文化
在這件作品中,設計團隊不僅探討了文化認同的問題,也通過對過去空間形式和工藝的理解,進一步深化對文化積累的認識。在重新詮釋的空間設計中,加入了對台灣地域文化美感的理解和詮釋,創造展現過去記憶又兼具現代審美的文化空間。